是对中原生活多有不适应,扶余隆作为其长子,应当随侍病床前,才算是个孝子。”
“再者,扶余王室那位投奔倭国的皇子扶余丰,或许会在数月后返程,到时候若是扶余隆还担任着熊津都督的位置,别管他是不是在百济境内,都该算是同室cao戈了。”
武媚娘笑道:“看看吧,陛下这分明是在成全扶余隆的孝心和兄弟情谊,哪里是在以权谋私,给女儿安排官职。您说是不是?”
李治:“……”
糟了,他是不是被皇后说昏了头,竟觉得这话听起来如此有道理!
第106章
在这只有两人对谈的殿内, 环境有一瞬的安静。
最终还是由李治先打破了这个平静:“那……就给阿菟这个熊津都督的位置?”
他越是顺着武媚娘所说的这番话仔细去想,越是觉得,这其中虽有破例之处, 却也各有说法。
——无论是从私人感情上还是从国事体面上来说,都是如此。
百济前太子扶余隆没能解决扶余内部的叛乱,反而让扶余丰还潜逃在外, 随时有可能引来倭国入侵,而阿菟作为他的女儿却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不能毫无表示。
对扶余隆这种逃兵行为,李治其实也早该做出责罚的。
既然百济国内对于皇室的拥趸之心已没有那般激烈, 起码按照刘仁轨写来的奏表之中没有, 那么他要进一步将百济同化成大唐的领土,是可以稍做试探的。
给阿菟一个足够分量的封赏就是这个试探。
这既是证实他这位天子对子女有明辨才干的本事,又何尝不是给其余战将的激励。
可让李治没想到的是, 当他说出这个对他来说已算艰难的决定之时,看到的却是武媚娘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熊津都督,而是熊津大都督。”
“你……”
李治面色微变。
他本想说皇后不该有这等得寸进尺的想法。
但还没等他开口, 武媚娘就已先一步说道:“陛下难道没见阿菟所说吗?为了尽快瓦解百济境内残存的反叛势力,她选择将马韩、东明、金连、德安四处都督府官员召集会见,我想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