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月把头一转,权当这种掉价行为没在她身上发生过。
恰好也在此时,她所乘坐的这艘船经过了孟津这一段稍变窄些的河道,进入了前方的宽流之中。
她眼尖地看到有一艘空置的运粮船从河上经过,连忙扯开了话题:“看,这闲时也运载粮食,往返于三门峡粮库与长安洛阳之间的建议,也是我提出来的。这总能算数了吧。”
李清月抬了抬下巴,对着孙仁师露出了个“这又如何”的表情。
孙仁师朝着她拱了拱手,“那您果然厉害。”
他这话说得相当真诚,而非一句玩笑话。
设立医药局与悲田坊,防治河流水患,还有这促成运粮,都绝不是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当做出的举动。
可在李清月娓娓道来的时候,又真实得让人信服。
陛下能有这样一个奇招频出,却又心怀社稷民生的女儿,真可谓是大唐的福气。
若是此前因为种种缘故,让她的这些贡献,都没能以一种更加为人所知的方式展现出来。
那么现在的这出献俘,就势必要让安定公主真正扬名于天下了!
------
船停在潼关之前,在陆续下船过关后,李清月便在此地遇到了等候在这里的太子李弘。
眼见meimei下船,李弘也顾不上身为太子的稳重,直接冲到了李清月的面前,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可真是有够吓人的,一声不吭地就往边境跑,也不怕让家里人担心。”
她脑袋一低,后知后觉地再度感觉到了点负罪感,却只嘟囔了一句,“我留了书信的。”
李弘:“……”
他很想说,这留了书信还不是叫做不告而别,但想想这是阿菟凯旋的好时候,他总不能搞出一副兄长指责meimei的样子,让她面子上过不去,便只说道:“你跟我来。”
既是献俘,总不能是步行走去,还是要拿出行军之人的样子。
所以在皇后所策划的献俘典礼中,走水路来到长安只是为了让他们来得更快,过了潼关后还是要换上马匹的。
李弘指了指被他带来此地的青海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