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其实也不算是一句瞎说的话,比如说,在她抵达青州行将出海的时候,就还让另外一艘船前往熊津大都督府,为她送一封信。
所以在这泊汋城被攻破的城墙经历了草草的修缮,城中供给同行之人所用的住处以及她办事所用的府衙也都完成了清理和修补的时候,刘仁轨带着从熊津大都督府调拨来的一部分兵卒终于来到了此地。
要李清月看来,无论接下来得做些什么,光靠着那些矿工、医者和征募来的农人,肯定是不够的,距离泊汋城足足有百多里的安东都护府驻兵也派不上用场,还是得先自己手中有足够分量的兵力。
更妙的是,刘仁轨自去年李清月返程长安后到如今,也正好在冬日将百济降卒和驻守的唐军重新完成了编队与冬训。
所以当这支队伍抵达的时候,李清月便格外欣喜地看到,除却她那位老师仍旧是老当益壮之外,这些士卒,也同样是一派精神抖擞的模样。
大概也是因为自高丽得胜后调拨过去了一批rou食,让他们看起来更有了士卒英武之态。
李清月上来便是一句:“老师果然不能仅以文官自居,在海上战事中果断取舍,在演兵统领之时也有学生所不能及的本事。”
刘仁轨被夸得有点头疼,好在李清月已快速转开了话题,将她和苏定方折返回到长安的见闻也都一一说了出来。
从那长安的献俘大会,说到她自陛下手中如何得到这块封地,从为前来此地的准备,说到那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议会。
比起她在信中提及的部分,在这出当面交谈中,她所说的便要详尽得多。
“……”
“可惜西域战事有变,我举荐卓云前往监督西突厥两位可汗,无法随同我一起前往,倒是少了个趁手合用的人才。”
“不过还有老师在旁相助,我也安心不少。这些新到麾下的伴读,再有上一段时日,也该能陆续担负起责任了。”
“现在却得先劳烦老师协助我办一件事——”
她伸手指去:“让这批抵达泊汋的士卒以最快的速度将户籍登记造册完毕,把封地的疆土重新划定,而后上呈于中央。”
那些逃难而走的高丽人完全不必在现在回来。
人口越少,也就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