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至于道琛这一开头,灵会法师都有些神情僵硬。
要不是因为道琛地位不低,他是当真不想邀请对方前来与会,生怕他说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哪知道,道琛却是问出了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倘若举办此事之人说,此事乃是陛下诏令俗官详谈商议,并未涉及我等,等到商谈结束再让我等发表言论,该当如何?”
这些僧人已抱着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此事,便只觉陛下召集百官议会或许也只是走个过场,若是他们缺席于此事,纵然各自都有些交好的朝臣,在集议结果已下的情况下,他们恐怕没法反击了。
那么只许俗官参与的与会限制,对他们来说确实要命。
道琛环顾了一周,说道:“我等意图参会之事,还是由我来提吧。”
他虽然没将理由说出,但在场众人里大多都是佛教高层,怎么会听不出他的意思。
他因百济的缘故拿到了西明寺住持的位置,也同样是因出身百济的缘故,在身上还有着一番特殊的政治影响力。
哪怕此次集议是由皇后、中书省以及礼部一并举办,以道琛为首发表诉求,总是要让朝廷顾忌一二的。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当道琛一番据理力争后,与他交涉此事的陇西王李博乂虽然没同意僧侣也能当庭发表意见,却也准许了这三百多名僧人旁听。
“多谢你了。”灵会深觉自己此前对于道琛有所误解,在踏入这中台都堂之时,便走到了道琛的身边朝着他道了一声谢。
却见道琛还是紧绷着面色,看起来一番威严之态,“你别高兴得太早了,现在只是能听此地的进展如何,还不到我们放松的时候。”
他当先在后方的听众席位中落座,口颂了一声佛号。
灵会连忙朝着他投来了敬佩一眼,收起了脸上的喜色,也随即坐了下来。
但刚刚坐下,他就发觉在这场地之中的布置有些怪异。
在这中台都堂的前方,展开着一张偌大的李唐疆域图,将那永徽元年到龙朔二年的疆土拓展呈现在其上。
虽说此物摆在中书省的地方,也只像是在表现唐人自信,也与公务相关,可放在这样一个场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