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打开了阿娘送来的回信。
看到其上的言语,她的心情更契合了这北地回暖的舒适天气。
阿娘在信上写道,对女儿这个发财和种地的炫耀,她已收到了。但她也得时刻记住,就算有老师和伴读在身边,财帛动人心的道理总也得牢记在心。
尤其是那个在给陛下的奏报中都不曾提到的金矿,在处理上更要慎之又慎。
相隔太远,她能做的也只是提醒女儿而已。
此外,她有点想法,看看能不能寻找到机会,用将功折罪的方式将薛仁贵给派遣到东北战线来。
到时候还能让女儿多出一个在旁的助力。
“薛仁贵……嗯,又多一个仁字。”李清月很觉这其中有缘。
但更妙的显然不是这个字,而是这出安排!
从薛仁贵的征战历程来看,在大军突进的过程中,他宛然是一员最适合充当前锋的虎将。可惜要达到主帅之才,还差了不少火候。
这样的人物若能来到东北边境,对上山地作战的靺鞨部或许不好说,对上北部的契丹与突厥,却一定好用!
阿娘说出这样的想法,或许可以说是爱女情深,却又何尝不是出于对军事人才的合理评估,这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再看阿娘在信中提到的集议大会想法,李清月更觉得,在人尽其才这方面,阿娘简直有着非比寻常的本事。
道琛这家伙还能这么用啊?
她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到,到时候会是个什么场面了。
这么一比较,在心理战术上她还有的向阿娘学习。
但没事,反正她又不是站在阿娘的对立面被她算计的那些倒霉蛋,慢慢来就是了。
现在,她便由衷地为阿娘即将获得的收获而觉欣喜。
倘若这场沙门拜君的诏令被成功推行,阿娘得到的何止是因为被列在“君”中的政治地位抬升,还有在一千多名核心官员面前露脸办成大事的战绩,以及一份糊名与实名变化之间关于官员性格的推断。
这是一份单靠着协办献俘大会,靠着举办亲蚕礼,绝不足以取得的收获!
阿娘的脚步迈得不疾不徐,却已在阿耶都未曾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