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必要,出于长远战略的考虑,李清月也必须促成这件事!
粮食不够,那就种出更多的粮食。府兵不愿作战,那就将军功落实。藏原之人认路不易,没关系,现在已经有指南罗盘了!
至于作战的将领,她不是已经在陆续发掘了吗?
而在此之外,她自己还要继续往前走一步。
就从——
今年辽东的扩地留人开始!
第169章
不过, 如果说李清月即将起行的时候是踌躇满志、满腔抱负,对于未来还有个格外明确的规划,被“建议”同行的李敬业就是随波逐流了。
甚至, 越是到了临近出行的时间,他越是有些后悔,自己为何要答应下随同安定公主出行。
像是他这样出身的人, 完全可以再吃几年祖辈的福泽,譬如在这司驭寺中再过上两年安生日子, 直到得到外放的机会。
外州的折冲府也好,外州的寻常官吏也好, 都算是个合格的起步。
去辽东打拼确实是在名头上要更好听得多, 但李敬业就是觉得,安定公主小小年纪便很有笑里藏刀的感觉。
偏偏事到如今,他想反悔也没这个机会了。
他在长安城中的玩伴都已知道了他的出行决定, 若是在这个时候反悔,可想而知会得到何种嘲笑。
他祖父更不会准许他做出这样的退缩。
不仅如此, 也不知道是出于对他这个孙子的关照,还是出于对安定公主的喜爱, 在他的行囊之中居然还有数车捐赠给辽东的药材和钱粮……
英国公李勣掏的钱。
“我觉得我像是个自己送上门被讹钱的。”李敬业低声嘀咕。
前来送别的友人跟他之间得算个损友,当即回道:“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别人想求这个在公主麾下任职的机会都还没有呢。你到底知不知道,投效在一位有资格参加外朝大朝会的公主手底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李敬业满不在乎:“能有什么意思?”
友人低声分析道:“太子体弱, 不宜领兵出征, 陛下不欲重蹈先时旧事, 加之公主确有天授将才,便顺理成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