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他们表露出的都是支持应战的态度。
这也让李治更不可能撤回对女儿的委任。
但大概李治都没想到,向来在朝中表现有点温吞的英国公,给安定公主的叮嘱里还能再多夹带一点私货,更是以这等异常鲜明的态度表露出了对此战的支持。
在接下了英国公的这份送行后,李清月又已重新站在了武媚娘的面前,将一件赤红的披风交到了她的手中。
“这是什么?”
李清月答道:“这行路时候所穿的披风,还是阿娘给我系上吧。翻越大雪山的时候,我这个主将总得看起来明显一点的。也算……阿娘再给我一点出征的好运了。”
武媚娘本还想说,她又没有亲自作战过,如何能够给她什么好运,但对上女儿此刻异常明亮的眼神,她又将那句打趣的话给收了回去。
薛仁贵自远处看到这样的一幕,不知道为何觉得这场景有点眼熟。
皇后殿下接过的红披为夏风吹开,展开在她的手中,以至于在被披于安定公主身上的时候,宛然一团烈火将两人都簇拥于其中。
就像……就像是高居明堂的天子为自己器重的爱将送行,于是给其亲自披挂。
可要这么说的话,好像多少有点对李治不敬的意思。
他便只与同行的黑齿常之说道:“数年前公主还曾经为我送行,如今却是公主做主帅,我做她麾下的将领,命运果真有些奇妙。”
黑齿常之答道:“谁说不是呢,我之前还是公主的对手呢。”
两个人沉默地对视了一眼,很难说在这一眼中,是不是有点攀比的意思。
然而等到这支离开了长安的队伍抵达梁州之时,薛仁贵就发觉,他们两个别比了。
这里还有个公主三岁时候就亲自挑选的“元从”呢。
一听公主有权调度山南西道官员为出征吐蕃的同行之人,唐璿当即申请一并出战。
他这一出请战也绝非渎职。
去岁年中剿灭南山贼后,梁州地界上的百姓不仅免于遭到劫掠的危害,得到了邻近的洋州百姓的敬重,还大大增强了境内的凝聚力。
两年三熟的耕作也已日渐步入正轨,不再需要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