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打断了她的思绪。
落针可闻的安静持续了一瞬后,李清月忽然伸手指向了其中一处,问道:“段长史,若是先再往南走一点,从这条沫水入藏可行吗?”
她隐约记得,这里是有一条入藏之路的。
因为后世在这条河流上有一座桥,叫做泸定桥。
而这条河后来的名字,叫做大渡河!
大渡河的上游支流,别名金川,正是位处于大小金川之地。
这是一片对她来说不可能陌生的名字,甚至比起松州的甘松岭还要听来熟悉。
也很难不让她在道路受阻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里。
能不能换着去走这边呢?
段宝元皱着眉头看了一阵,答道:“好像能走,但我记得……这条河的对面有路,河这头却没有,蜀中若要借此路入藏,早年间都需要先自下游平缓处渡河,绕一个大圈。这对于公主的行军,是不是耽误太多了?”
这很需要时间的。
话虽如此,李清月在阖目沉思了片刻后,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多,反而正好!这一路动兵行路,正好将益州大都督府征调来的府兵磨合一番,同时,你再为我去送一封信。”
段宝元疑惑:“送信?”
李清月道:“你送信给南诏的蒙舍诏王,问问他愿不愿意一并进攻吐蕃!”
既要延后进攻,不如……趁机再拉一路盟友!
第177章
唐璿快马加鞭赶到蒙舍城下的时候, 距离李清月做出这个转道的决定,仅仅过去了七日而已。
在此期间,沫水之路确有走通可能的消息已抵达益州州府, 而州府向大都督府统辖全境内征兵的消息也已尽数传达出去。
益州大都督府下辖毗邻南诏的嶲州,唐璿在半路上也顺带将这个敕令送了过去。
而后,自己继续南下, 往蒙舍诏所在之地行去。
在安定公主最开始的计划里,是由向来和蒙舍诏王交好的段宝元来写信, 向南诏征兵,但最后的商定下, 他们还是一致觉得, 征兵入吐蕃和征兵往嶲州终究还是不同的,必须有一个足够有分量也有口才之人前去南诏与之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