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自己的这一关算是过了。
他连忙趁机岔开了话题,“不知道唐军此次需要我方出动多少兵马?”
唐璿答道:“天子特许,此次战事的大总管可自益州与山南西道调拨府兵两万有余,同时可征发沿途官员参战,确保粮道通畅,后勤无虞,至于南诏这边……”
他顿了顿,接道:“再行调拨三千人随同出征便已足够了。”
三千人?
细逻奴心中暗骂了一声。
这位唐刺史说得好生轻巧!
对于大唐来说,三千人着实不算多,可对于本就范围不大的南诏来说,这三千人就是他的精锐了。
就算还有邪龙川境内的其余各部兵马,但用来支援大唐,总不能用那些次一等的货色。
偏偏对方先说出的那几句话简直像是个摆在明面上的威胁。
以细逻奴看来,在唐璿话中所提到的这位大总管,在调兵权柄上明显要比之前的姚将军高出不少,尤其是那句“可征发沿途官员参战”的话,仿佛就是在顺着他提到的“巍州刺史”身份来说的。
倘若他拒绝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对方征讨吐蕃不成,转道来平南诏的事情。
邛部蛮族撑不住唐军的进攻,他这位洱海诏王之一也同样撑不住啊……
唐璿一边饮酒下肚,一边端详着细逻奴的神情,确定此时的火候也已差不多了,继续开口说道:“蒙舍诏王也不必觉得派遣出三千人是什么麻烦事。唐军出征吐蕃期间自会向嶲州征兵,留心于南部动静,谨防南诏兵马北上后,邪龙川境内局势有变。”
“此外,我还听闻,蒙舍诏境内是以食盐和绢布作为交易的货币?”
蒙舍诏王点了点头,“不知唐刺史为何忽然提及此事?”
唐璿的脸上挂上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此次作战吐蕃,乃是为了阻断其进攻吐谷浑。您应该知道的,藏巴高原之上最大的盐池就在吐谷浑境内,若战事得胜,自然不会让蒙舍诏王空手而归的。”
“你派出去的人多些,能搬回来的盐卤,不就也要比人少的情况下多些吗?比起你近来为盐井的开采权又与其余各诏王开战,哪个更划算,你自己心中有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