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跳下来的身影正被李清月揽了个正着,而后放在了田垄的土地之上站定。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一连串动作的缘故,还是她蹬车许久的气血上涌,李清月看到她的脸上泛着一层红晕,目光发亮地拉着她往那边走去炫耀:“阿姊你看,这是我开出来的路!”
落日的余晖在这个孩子的眼睛里铺了一层灿金色的明光。
没等李清月说话,她便已继续说了下去:“我也好像知道,为什么你喜欢往外走了。”
在这晴空之下,真是好一片广阔的天地,而她所开辟的那条路,才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道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比起她在蓬莱宫花园里抄近路时候踩出来的小道,一定要长得多,也宽得多了。
那么,当一架架辕车被改变了命运的流民推动踩动,交织成一条绵亘数百里的路线之时,谁又会觉得,这只是很渺小的一道呢?
第214章
事实上, 这一道道自高空俯瞰便能看到的痕迹,都不需要等到数年之后,才能发觉其中的改变。
太平的年纪小, 就算将脚踏犁车经过了一番改良,在运作上的效率也比不过其他的那些。
其他的轨迹早已走得更远了。
在十二月到来之前,从濮阳到平原沿线的数处大营都已尽数修建完毕, 也已相继开启了各地的田地规划,只等各处都朝着东西扩张, 最终连缀成片。
“幸好大都督是先在辽东有封地经营。”
“辽东土地荒废多年,寒冻板结的不在少数, 与黄河故道沿线土地在冬日的情况恰好相似, 能将部分农具经由水路运送过来,暂时缓解此地的短缺。”
有这头一批的十字镐与犁车的借调,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冬日期间,随着流民聚集日多, 也就逐渐有了新生产出来的农具。
算算看,等到明年三月之前, 应该足够将这些农具给归还回去。
也不会耽误辽东那边的进程。
泊汋聚集的人口日多,同样也是物资紧缺之时。总不能让那边因为出借的物资过多,反而引发了动乱。
“这不是还应该归功于你吗?”李清月朝着身边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