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玄训斥几句, 免得这等德不配位的家伙身居相位,还真觉自己有了统领群臣、指点朝纲的本事。”
所幸他这只是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出任的宰相, 不像是老师那个右相的身份一般, 对于朝堂要务有更多的插手谏言权柄。
“你以为我不想吗?”
听到女儿这句既像是打趣,又不无认真的话,武媚娘的目光中也闪过了一缕寒芒。
早在六年之前, 李敬玄的表现就已经被她记在了账上,偏偏此人惊人的记忆力和把控官员遴选规章的本事都相当惊人, 在精简官员、规范铨选这件事上还需要依靠于他的本事。
此外,陛下在失去了上官仪和薛元超后, 也确实需要一批“心腹”取代这两人的位置。
正因如此,李敬玄的升迁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不过无妨,昔年薛元超说恨不能娶五姓女,这个李敬玄倒是达成了这个心愿,可惜也因此触犯了天皇。我看你今日的那句话, 说得简直恰到好处, 再有他平日里自以为是的结党营私, 这个官员选拔的职务应当不会在他手里继续多久了。”
规则都已经制定好了,又已有了诸多协办此事的副手, 逐渐铺开成新的人脉,何必还要将一个无知无畏的家伙,放在这样一个要职之上,给自己添堵呢?
“到时候便如你所说,找个需要人切实去体察民情的职务,将他给打发去一并感受一下民间疾苦。”
当然,在武媚娘看来,需要解决的何止是李敬玄这个出头鸟,还有这朝堂之上诸多尸位素餐、食古不化的家伙!
现在只是希望让灾情之中,由地方官员承载起更多的职责,就会招来这样多的反对,仿佛是影响到了他们京官地位的特殊性,可想而知,若要为国家强盛,做出更多在政令上的改变,将会招来多少非议和抵抗。
总得为朝堂各处填补上足够的后备人才,然后寻找契机,将这些人给替换下去。
“罢了,先不想这些了。”武媚娘当先坐上了回返内宫的鸾辇,将出得含元殿后便凛冽起来的北风给阻挡在了外头,见李清月也已跳上了车,这才继续说道,“还是先说说你这个出征的事情吧。”
“你在河北道那边的事务,随后有你老师前去接手,不必担心会有人分薄你的功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