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辉想到外国的芯片技术,还有汽车技术等等,与外国差距多了。
不是国家没有技术人员,而是那些人才,他们宁在外国工作,也不会回来。
不是他们不够爱国,而是回家工作,工资还不足买一套房子呢。
供了房,供了车,孩子上学等等,不负债已经在偷笑了。
还有一点,技术人员在单位里研究的,不是技术,而是人际关系,只要巴结好上级,不怕被开除了。
如茨管理制度,你们有多少人愿意回国发展?
当然,也有个别人回来,也许他们家不差这个钱。
这些问题,林正辉没有。
毕竟一代人有一代饶使命,也不是林正辉能左右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选择,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有机会到外国看看。”她们心里满满的憧憬。
“会有机会的,不定你们以后参加的工作单位,可以出差外国呢。”林正辉。
“希望吧。”
现在1963年,他们看起来22岁的样子。
到了2024年,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也是83岁了。
他们很羡慕林正辉的本事。
明明比他们一岁,可以住这么大的屋子,还有漂亮的家电,车。
国内不对资本开放,但可以把生意做到外国去。
当然他们不知道林正辉有多少资产,估计比他们家要富樱
“能不能教我开车?”她们几个红着脸问。
“我没有空,你可以找娜娜。”林正辉。
现在林正辉家里,多了两个山寨版的大G奔驰车。
世界唯一自动手波档位。
先不先进,看着汽车公司里的订单,排到明年就去了,订购车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
有关系背景的,可以走后台买车。
现在安娜选择和外国汽车公司代理生产,让他们代理生产特拉斯林汽车。
上面的英文,和名称,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进口车。
崇洋媚外的时代下,土豪追求的都是进口产品,和朋友在一起,都能吹牛半呢。
“我有时间,再教你们吧。”娜娜。
“谢谢。”她们刚出来社会,很单纯。
特别是被林正辉的谈吐,深深地吸引,还能解答她们心中许多问题。
比起,这种下乡上山的政策,会维持到多少年?
林正辉一句话回答他们,至少十五年内不会变。
但想到1966年的一场无阶产革,林正辉不得不准备一下,有一点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