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如今出手,最次都是五阶灵丹,五阶以下的材料,他根本用不上。
屠宰房要精细分割存放的血肉,太乙都是一股脑扔给九头狮子吃了。
方便,省事。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时间悄悄来到七月。
距离七月十五的盂兰会只有半个月,城中人流越发拥挤,就连天鼓寺中,来拜山的人也逐渐增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屠宰房送来的妖魔越来越少。
德聪痴迷丹道,哪怕是盂兰会这等节庆之日,他依旧是成天呆在丹房,所需的高阶材料依然源源不断送入。
但对于其大弟子圆参而言,师父不爱交际,他却要撑起门面。
人情往来一多,炼丹就少了,屠宰房自然清闲下来。
若是没有夜间幻境的进项,李存孝此时怕是要急得团团转。
但是眼下,哪怕屠宰房清闲下来,他每日也有煞气可拿。
白天屠宰房干活,不到中午就散值。眼看金刚杵要充满,李存孝倒也没有成天闷在屋中打坐炼窍。
为了解开梦境中的谜团,了解那位青童君的来历,他再度钻入藏经阁,开始大量阅读书籍。
虽然这些天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于当今天下,倒是有了更多了解。
根据梦境中得到的消息,那位青童君和东王木公俗家姓李。
而天下最显赫的五姓七望当中,就有两家李姓。
一个是河北道的赵郡李氏,安史作乱时,河北道首当其冲,关于李家从贼和反正的说法历来争议甚多。
另一个是陇右道的陇西李氏,和当今皇室据说同出一宗。
如太宗文皇帝登基之前,获封秦王。这个“秦”,指的就是陇右道秦州。
后来李氏夺取天下,国号为秦,便是因此。
除了两家李氏,现下河南道中,其实也有七家之一,而且就在距离宋州西边不远的郑州。
荥阳郑氏,毗邻东都雒阳,在邻近几州人脉广泛,到处是门生故旧。
据说宋州刺史白香山就是其扶持起来,而现任的宋州长史郑延昌,也是出身荥阳郑氏的某一房。
“就不知道这位东王木公是出自哪个李氏?”
带着疑惑,李存孝晚间入梦之时,便忍不住旁敲侧击。
可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每当他提起这个问题,对方总能想办法把话题转开。
夏日的夜晚,月朗星稀。
李存孝从床上醒来,露出些许无奈之色。
比起那些呆板的宫娥道士,这位东王木公简直灵动得有些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