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自创的武学吗?
文中子?听起来有些熟悉,似乎在史书上读到过?
李存孝心中千思百转,这时他忽然感觉契此的速度变慢了,下一刻,一股柔和的力量传来,他已经轻飘飘落地。
而大和尚手掌一松,粗大的狼牙棒顿时砸进地面一尺。
这狼牙棒把手上以毒龙吐出长杆,长杆末端是人头大的冬瓜锤,锤身上数不清的荆棘似突刺延伸,上部还有类似浮屠的结构,浮屠中尽是关押的恶鬼,看上去极为骇人。
但仔细观察,似乎又能看到些许熟悉之处,像是契此之前用的金刚棒?
这才是这件神兵的真实形态吗?
“南无阿弥多婆夜,南无阿弥多婆”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唱经声从契此口中传出,金色的梵文犹如实质,一个接一个从他口中吐出。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之前那么狂猛的攻势都毫不奏效,但此时唱经声一响,那对手的行动反而迟缓下来,或者更准确地说,干脆是主动停下。
甚至连护体真元都被收敛入体,露出了真容,赫然是一个戴平顶幞头,穿白衣黑缘襕衫的老儒生。
所谓襕衫,也就是在圆领袍的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是读书人士大夫的装束。
“前朝的儒生?”
李存孝看着对方的打扮,心中那种熟悉感越来越强烈,等到一道灵光闪过脑海,他顿时一拍手掌:
“大周最后一个儒学宗师,被尊为文圣的‘文中子’,王通?!”
他的声音不高,而此时的契此即使听得到,也无心呼应。
在接连不断的唱经声中,这位文中子的脸上赫然出现了明显的挣扎,时而愤怒时而平静,时而悲伤时而释然。
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和一种灭绝万物的凶戾气质不断交替,就像在他体内有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发生。
契此见状,念经越发卖力,宏大之音如同雷鸣,李存孝在其中甚至隐隐感觉到踞地狮子吼的影子,但似乎不止这一门武学,还有别的音功在内。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素王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
那老儒生的体内,江河般汹涌的真元喷薄而出,伴随着三段说法似的唱词,先是一尊高冠博带的法相凝聚出来。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