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帕凤下达了镇压潮州帮的命令,在暹罗出动两万军警,并抓捕潮汕帮成员七千五百余人,甚至为此还特意建了一座监狱。
巧取豪夺其财富。
不到一个星期的功夫,日本的海军便进驻了曼谷,披耶帕凤甚至还郑重地聘请了一位来自日本的国务资政,几乎成为了暹罗的事实宰相,凡事都对其言听计从。
短短几天之后,暹罗国内就颁布了稻米约束法案,规定暹罗境内所有的农民,地主,粮商,都不得卖粮食给华人或是槟城日侨,只能由政府官方收购,然后低价卖给日本人。
日本政府还为此给暹罗批复了一笔据说是价值一千万美金的贷款,专门用于购买日本生产的武器军火。
当然,暹罗也没有外汇,到时候还款的时候肯定会用稻米折算。
再之后不到一周,披耶帕凤便倒行逆施的宣布了大泰族主义的思想,改国家名称为泰国,对除了泰族人以外的其他种族开始了无差别歧视,并因此与法国交恶,甚至不惜在边境爆发剧烈冲突。
又是一周之后,国防部长銮披汶因不满披耶帕凤的大泰族主义政策发动兵变。
可惜,功败垂成,最终只带着六个步兵营和一个火炮营逃离曼谷,在北大年府占山为王,宣布不承认披耶帕凤的统治,另组政府,仍以暹罗为名。
小小的一个暹罗,竟是同时出现了一个泰国,和一个新暹罗两个政府,而且竟然是南北同时用兵,一边向南平叛,一边却朝北部与法国势力交界处部署重兵。
大泰族主义么,法属东印度的土地上一大堆泰族,类泰族族群,披耶帕凤几乎是毫不掩饰他的信泰国对其的领土和人口要求,为此不惜全面引入日本军队为自己撑腰。
一场暹罗内战,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
北大年和暹罗南三府更是直接易帜表示支持新暹罗政府,竟是几乎有能与泰国政府分庭抗礼之势。
再之后,这求援信就给送郑毅那去了。
(泰国地图,有朋友说要看图,圈起来的部分就是主角要的地方,那上面下来就是马来西亚的吉打州和玻璃州,一小长条还都是山,是从陆地进攻马来亚的必经之地,只限于陆军攻防的话易守难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