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生活好了之后被惯坏的。
而是这个时期就已经被惯坏了。
因为法国政坛上政党林立,没有最大公约数,而且工人们觉醒的早,动辄罢工。
所以他们的政客就会无条件也无底线的给他们涨工资。
马歇尔计划都还没开始呢,法国政客就开始通过涨工资的方式来拉选票了。
可问题是这个时候也没有生产力啊,它的生产力甚至还不如战前。
没有生产力撑拖的高工资,带来的必然是高通胀。
而法国政客为了选票,面对高通胀所能给出的解决办法:继续涨工资。
于是就造成了工资一直涨,物价也一直涨,却就是没人好好上班,全社会一起摆烂的窘境。
这也是法国被称之为“马歇尔计划之耻”的原因。
美国人大笔大笔的贷款砸进来,一点效果都没有,全社会都在这种无休无止的讨好选民中烂掉了。
后来是实在不行了,才让戴总回来,是戴总回来之后实行实权总统制,实际上就是集权,逼工人回工厂好好干活,才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法国重新拉回到五常,欧洲两强的地位上的。
从那之后法国一直都是集权制,它的总统几乎是全欧洲去实权最大的。
戴总至少救了法国两次,一次是在亡国之际软饭硬吃,以极其高明的外交手段把法国这个实际上的战败国给硬推到了战胜国的位置上。
第二次便是1958年重新执政团结法国发展工业,将法国从欧洲最烂飞速的带成欧洲两强,直到21世纪,法国人实际上在吃的也还是戴总的老底。
几乎所有法国知名的优势产业全是戴总时期搞的。
不过截止到郑毅穿越之前,法国人似乎并不如何感激戴总,反而认为戴总集权是独裁者,对内压制民权之类的。
反正在戴总死后法国人慢慢的又开始没完没了的罢工,没完没了的要求涨工资,总统的权柄渐渐的事实上也在变得越来越小。
越来越像是1958年之前的法国了。
一个连郑毅都想趁机欺负欺负他们,在他们脖子上拉一抛屎的法国。
李剑桥:“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和英国人……英国人的海军不是就在新加坡么。”
郑毅:“那不行,我们和英国人是真的接壤,一旦打起来是咬糜烂社会,影响咱们的经济发展的。法国就不一样了,反正战场又不在咱本土,我得罪他们也就得罪他们了,他们又能奈我何呢?”
“法国,就是眼下欧美列强中,那个看起来最大,而且依然强壮,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