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日。
数据中心的老一办公室。
卧室内。
张逢一边望着简报,一边看着立体屏幕中的机械平台架构。
如今身为联邦最高会的议员。
张逢正在干一位议员该干的事。
那就是看看全球简报。
也是时至今日,当第一批超导开始量产,开始用于各地的科研机构后。
各方电网,是越来越吃紧。
这是‘技术过渡期’的常见情况。
张逢看完这些能源简报以后,也知道了陈天才为什么要火急火燎的建设机械平台了。
因为这样高压下去,那么小规模的吞并与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能源,永远是不够用的,哪怕有超导z1。
毕竟各地的量子小楼,太吃算力与能源了。
再加上大数据中心就像是吸血鬼一样,狠狠的吃各方算力与能源,以及原材料与资金。
那么现在就差一个开启‘大鱼吃小鱼’的导火索了。
想到这里,张逢也悟出了一件事,
‘难怪一说到联邦组建的时候,所有人都同意,更没有一个人反对。
因为各方都是麻杆打狼,两头都怕。’
张逢看着各方的能源简报,‘现在数据都没法看,哪怕之前的账本清零,但核心的能源问题,却越来越吃紧。
也怪我,步子迈的太大了,什么都想展开,但生产力远远不够,战线拉的太长,太广。
也怪全球所有人,都太想长寿与超凡了,就跟着我一块疯。
好家伙,我和他们还真就是干柴烈火。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张逢很无语,感觉现在的全球能源,就是在崩溃的临界点上来回蹦跶。
之所以来回蹦跶,都多亏计划部的可爱天才们,在精准的控制这个临界点。
在维持最大的生产力与科学进步上,又保持能源的相对不奔溃。
对于此,张逢只能说他们真牛。
牛到今天上午刚削减一个项目的能源,然后一个小时不到,这个空下来的能源与人力,就会完美且精准与合理的分摊到另外几条线上。
一丝能源都不让闲置。
并且最离谱的是,每个项目里还有那种能随时抽取的少量能源,能准确做到随时联系各方,进行即时抽取与合并,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嫁接。
计划部将所有细节都做到极致了。
但他们那的压力,也是整个数据中心内最大的。
大到每个人为了稳定与各方连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