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子业看了看刘煌龙和聂明贤的处理,通过毁损伤血管缝合术和神经缝合术的技术层面看二人的操作。
会发现,聂明贤的天赋,比刘煌龙要稍微高一丢丢,目前聂明贤的血管缝合术,已经有了点毁损伤血管缝合的风味儿。
而刘煌龙教授的神经缝合术,只带了一丢丢,一丝丝的相应理念。
两者的可塑性都很高,等到下一次缝合的时候,当面告诉他们到底该怎么纠正即可。
同样的,方子业也明白,刘煌龙的功力和造诣更深,所以就入局太深,想要‘弃掉’原有对神经缝合的理解,能有多难?
不同村之间的习俗和文化想要互相理解,都颇为不易,更何况是这样深度的缝合理念和微操的改变?
也就是没有成为本能,刘煌龙一直都保持着思考和质疑。
如果是一位‘执迷’的地级市医院主任,坚信自己所学的就是正理,坚信自己学到的操作技术就是王道,把所有的技术微操都往自己理解的方向靠。
那就别教学了。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每个人都会将自己面临的事情往自己更熟悉的‘舒适区’靠拢,以求获得一种更熟悉的‘安全感’。
而很多科研,就是要走出这样的舒适区,才会让很多人觉得毫无目的的‘乱窜’。
方子业检查了一下血运后,血运是良好的。
这台手术,肯定不适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和腰部麻醉的,所以患者术中的运动功能根本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方子业又检查了一下小型的“透析仪”依旧在工作。
“梁老师,能不能帮忙抽一管股静脉血做一下血气分析啊?看看透析仪的工作状态怎么样?”方子业建议了一句。
血液回流是通过静脉进行回流的,股静脉就是收集单下肢所有血液回流的通量,如果股静脉处的电解质是不离谱的,组织坏死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也正常。
这就证明这样的思路是可靠的!
方子业继续的缝合操作,不是断肢栽植术的绝对难点。断肢栽植术的绝对难点,在于保存患肢,在于对毁损面进行清创!
“刘老师,您是手外科的,您看子业这缝合技术,怎么样啊?”聂明贤抬头笑着问。
刘煌龙道:“评价不了,不敢评价,无法评价。”
“你就是想让我犯错误。”刘煌龙瞪了聂明贤一眼。
聂明贤嘿嘿一笑。
方子业适时才抬头,低声问:“刘老师,这一次的学术会议,您直接就不参加了,会不会觉得可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