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推开玻璃。
事后开窗透气,是必须得扫尾工作。
“不得不说,在办公室中,感觉就是不一样。特别是在资本化身,摩根士丹利副总裁的办公室内。”林源笑着说道。
“原来你好这一口啊?下一次我们去总裁办公室。”贝蒂答道。
“总裁办公室?不合适吧?”林源问道。
“有什么不合适的,也是我的办公室。”贝蒂说道。
“你要升任总裁了?”林源惊讶的问道。
“做完你这个上市案,我就要升任总裁了。”贝蒂答道。
贝蒂今年才25岁,这就要成为摩根士丹利的总裁了?
但想想她的家庭背景,以及这些年出色的业绩,好像又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
“现在可以谈正事了吧?”贝蒂问道。
林源笑着说道:“刚才那个怎么就不是正事了?都是正事。”
贝蒂翻了个白眼,说道:“来聊聊公司上市的事吧。”
“不是说很顺利吗?还有什么需要聊的?”林源好奇的问道。
“你看看这个。”贝蒂递过来一份材料。
林源顺手接过:《首次定向增发计划书》。
这是?
林源打开计划书,翻了几页愣住了,然后又继续往下翻,看完了整份计划书。
“一上市,就立刻定向增发?规模200亿美元,价格按照40倍pe?”林源有些不敢相信。
虽然对于资本运作这一块他并不专业,但是基本的概念和常识,他还是懂的。
定向增发,就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
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公司增发一部分股权,卖给特定的少数投资者,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获得资金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但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并不能随意的定向增发。
因为增发股份的行为,会摊薄老股东的股权占比,尽管上市公司也收获了一大笔资金,对公司的发展也有帮助。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老股东对于定向增发更多持有负面态度。
因此,林源对于贝蒂的这份定增计划书表示了疑问,问题主要有几个:
第一,作为基石投资者的大股东们,刚刚参加了ipo,拿下了公司20%的股权。
他们是最早表现出看好林源,并且用真金白银投票表示支持的人。
立刻进行定增,不是会冲淡他们的股权收益吗?
这样伤害早期基石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