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说了一下这个相当有名的故事,“滑铲”这个后世著名的互联网梗,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
“老虎扑过来,老头身子一蹲,把头一偏,老虎从他头上蹦了过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肚子下面鲜血直流。大家围上去一看,原来老虎从下巴到尾腚,被斧子剖成了两半。”
……
“他临死还叮嘱儿子要打虎除害,交代了两条:一条是见了老虎不该怕,更不该逃;另一条是老虎见了人总要扑过来,要打它的咽喉和肚子。”
“唐家的子孙个个能打老虎,巧妙各有不同,但是大家都牢牢记住唐牛临死前说的这两条。”
林源也不知道,唐家子孙是如何从这样两条说了等于白说的经验中,学会如何打虎的。
反正要是真觉得这样就学会了,那肯定是废了。
“第二个故事,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一个‘武松打虎’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就更加广泛了,简直是家喻户晓。
关于老虎的三连招绝技:“老虎一扑二掀三剪尾”,以及老虎像是钢鞭一般尾巴的描写,简直是深入人心。
但林源知道,无论是《唐翁猎虎》还是《武松打虎》,都是虚构的。
而且不仅是虚构的,甚至连老虎猎杀目标时使用的技巧都不太准确。
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有机会观看大量老虎捕猎的视频影像,从而知道老虎究竟是怎么猎杀动物的。
《唐翁猎虎》中那种四脚离地,全身腾空的飞扑,老虎基本不会在捕猎的时候这么做。飞快的冲上去,用前爪猛的按住猎物,紧接着接锁喉,才是最常用的方式。
《武松打虎》中的三连招,也更像是人类在有顺序的出招,现实中的老虎尾巴也许抽在身上也会挺疼,但主要还是用作平衡身体的稳定器,而不会真的拿尾巴来抽人。
虽然林源知道这两部古代作品,对于人类和老虎的搏斗描写不太符合现实,但他在此刻提出来,就是打算借鉴这两部作品的精髓。
因为哪怕描写是假的,但是吸引人的部分却是真的,如何把人和老虎搏斗戏拍的精彩的答案就在这里。
林源开口说道:“如果我全力的躲闪,我有信心让老虎根本打不中我的身体。”
听到林源的话,老导演暗自咋舌:真是一个怪物!
“但如果这么拍,就没有任何看头了。老虎的每一次掌击都被我躲开,它试图咬我抓我,都被我轻松的和它周旋闪避。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很真实,但一点都不精彩。”林源说道。
“从那两部作品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