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笑不出来了。
林源把话筒交给了卡诺。
接过话筒的卡诺,认真的说道:“惩罚犯错者,只能针对过去的事,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杜绝未来。
一直以来,因为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我们非洲国家在接待外来矿场开采者时,没有很好的保护本国国民,这是我们的重大过失。
好在现在弥补也不晚,我们也有了一个好的范本。”
“范本?是什么?可以透露吗?”《南非之声》的记者站起来提问道。
卡诺笑着说道:“这又要感谢林源先生了。我们和林源先生达成了合作协议,把矿区和当地的整体开发一起承包给了林源先生。
林源先生会为所有在矿区采矿的矿工,提供职业培训以及保险等保障,也会为尘肺病等职业疾病提供医疗保障。
同时,还将20%的利润用于矿区建设,整体开发矿区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整体开发,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说完,卡诺背后的投影屏上,展现出合作方案的一些关键条款。
看到这份协议,所有的西方记者心中直呼:卧槽!!!
要是都按照林源这份协议这么干,他们西方企业的好日子岂不是要到头了?
以往西方企业,来到非洲挖矿,只需要重金买通当地的地头蛇,和他们谈好利益分配。
其它的就躺着数钱就好了。
什么人力成本?反正不用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不需要太多的职业培训,只要支付低到可怜的工资就好了。环保成本什么更是不存在。
反正挖完矿以后的环境破坏,留下一笔烂账也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
现在林源这个超级卷王跳出来,拿矿你就拿矿吧,你还承诺要帮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那还怎么玩啊?
但西方媒体也立刻明白过来,这种林源模式很难复制。
因为很多地方只有采矿的价值,没有开发的需求,同时林源的做法只对那些对本国本地区的非洲领导人有吸引力。
大部分的非洲地头蛇,还是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甚至担心控制地区人民有钱了以后不好管理,影响他的统治。
这么一想,西方媒体的记者们又心安了许多。
但也知道林源这一招祭出以后,西方矿业公司们,也不得不跟着提高一些待遇,否则吃相就显得太难看了。
与西方媒体记者们的情绪复杂不同,非洲本地的媒体记者们,再次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
等到掌声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