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速向前冲去。
狭窄的水道,昏暗的视野对于林源来说,根本不是任何的难题。
在水下他的神经反应速度并没有被限制,撞在石壁这种事情,是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的。
哪怕能见度很低,但是依旧足够他及时作出反应,并且调整角度了。
此时林源在水下的身姿,矫健的像是一只海豚,他不断地翻滚调整姿态,以非常丝滑的方式,穿行在这如同小肠一般曲折的水道之中。
只是这速度一快,就难免搅动起更多的泥沙,让水下变得一片浑浊,林源游过的地方,像是山洪暴发后泥沙俱下的模样。
这一段直线100米的水道,弯七拐八后可能实际距离超过了230米,但是林源只了6分钟就通过了老彼得认为需要35分钟的路程。
这一速度,岸上的老彼得等人是看到,否则会惊掉眼珠。
从下水到现在,一共耗时9分钟,林源就已经完成了正常潜水员需要45分钟才能抵达的位置。
按照常规,此时他应该要在上浮过程中,进行一次减压,然后才能抵达后半程通道。
可是林源完全没有减压的想法。
一方面是因为这点落差对于他的身体素质来说,暂时根本不需要减压。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通过前半程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只有9分钟时间,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数量也远远低于其他人。
两个因素一叠加,林源决定不耗费这宝贵的20分钟,直接上浮。
于是,他开始快速向上游去。
他只了2分钟,就完成了上浮。
虽然因为水压骤然下降,身体也有些许的不舒服,但是在超凡体质的作用下,这点不适很快就被一扫而空。
林源开始向着最后一段路程游去。
他的速度依旧很快,橙红色的引导绳不断地被他抛到身后。
游着游着,突然引导绳到头了。
林源知道,这儿就是之前依靠潜水钻,铺设引导绳所抵达的最远位置了。
此刻他的任务主要有两个:
第一,就是尝试在岩壁上打洞,并且向前延伸引导绳。
第二,是将往前延伸的引导绳,连接上之前5号营地原有的引导绳,这就打通前往原本位于地下1735米的“深水潭”的道路了。
林源在钉钩上系上一段自己携带的橙红色引导绳,然后拉着另一端向前游去。
游出大约2米远,他就停下身形,在岩壁初用手指摸索,寻找一个合适的打钉位置。
很快,他的手就摸到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