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待在原地傻等。
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无聊大多数人还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恐惧。
黑漆漆的水下,只有头灯的一点光亮,耳边一片寂静,偶尔传来一点水流的咕嘟声。
再加上高强度水压紧紧的压迫身体,这种感觉像极了梦魇时的感受。
林源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这次减压经过了10分钟,他估算了一下应该差不多。
于是开始进行了第二阶段的上浮。
这次他一口气上浮了30米,然后又不得不停下来,进行第二次减压。
依旧是10分钟如同坐牢一般的等待,林源也只能枯坐在水中。
真是太枯燥范围,而又显得繁琐了,但这就是潜水运动的铁律。
幸好这一趟他的潜水深度深度并不算太深,只是90米而已。
减压时间,是根据在水下待的时长,以及水深呈指数性增长的。
如果浅的足够深,减压的时间会让人感到绝望。
以游戏《潜水员戴夫》的原型戴夫为例,导致他遇难的那一次南非布须曼洞潜水。
他在短短的17分钟时间,下潜到了271米的深度。
但是上浮减压的总时长,却要达到惊人的12小时!
你能想象在水下枯坐12小时,是多么难受的一件事吗?
而这还仅仅是因为,他在271米深的水下只待了5分钟。
要是超过这个时长,他可能需要减压超过1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好在“深水潭”的下潜深度只有90米,可以极大的降低减压等待时间。
林源预计自己需要经过3次减压,总计30分钟。
而亨利和老彼得,则是需要5次减压,总计90分钟的减压时长。
路途需要消耗氧气瓶,减压需要消耗氧气瓶,现在林源完全能理解,为什么凑齐一个救援队下水的资源,需要那么多天准备了。
他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孟涛等人会被困死在洞穴深处:
地下水的上涨,导致了他们无法前往6号营地,因为没有水下的引导绳他们找不到路。
而没有6号营地的氧气瓶支持,他们绝对无法克服漫长水道中的游动消耗,以及减压等待时的氧气消耗。
因此对于林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6号营地的氧气罐,然后尽快铺设好引导绳。
否则他就是找到了孟涛等人,也带不出来。
在林源的思索中,三次减压都逐一完成,然后他终于恢复到平游状态。
整个深水潭的全程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