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后,潜艇士兵启动了逃生舱的外部舱门。
圆形的外部舱门开启,露出了舱外灰蒙蒙一片的海域。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林源和孟涛都不禁一愣。
虽然早已知道会面临怎样的艇外环境,可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到忐忑。
这是一种极致不真实的,令人感到本能不适的灰色。
很容易让人想到大雾蒙蒙的寂静岭,仿佛在灰色的幕后,藏着来自远古的巨兽一般。
如果只是单纯的漆黑一片,虽然也极度吓人,但是有过卡隆奥斯洞地下经历的林源和孟涛,已经有着不低的耐受性了。
当时林源和孟涛是最后留在洞中的,唯一的头灯也交给了别人,两人在在那种完全漆黑的,什么都看不见的环境中,他们可是待了几天。
因此,单纯的黑暗已经无法引起他们心中的波澜。
可是眼前这种像是脱离了现实,甚至像是在噩梦中的场景,又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望着诡异的灰色海域,林源虽然心底知道,这就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但还是本能的不想迈出舱门。
在水下200米的深度,被称为是“真光层”和“暮光层”的分界线。
从水面到水下200米的“真光层”,生活着约90%的海洋生物,95%的光合作用也发生在这一区域,可以说是海洋的生命带。
而超过了水下200米,就进入“暮光层”了。阳光很难穿过厚厚的海水抵达这里,只有极少数的光能抵达。
因此被称为“暮光层”,在这儿进行光合作用已经不足以产生正向收益,因此食草性动物开始以动物尸体的碎屑,以及粪便为食物。
在这个区域只能看见微光,因此海水会呈现出这种极为不自然的灰色。
从这个深度往下,可见度更是不断下降,最终在1000米左右的深度,达到真正伸手不见五指的“无光层”。
林源和他的团队,选择在水下200米的深度拍摄。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深度水压刚好处在可以忍受的极限,能够拍出极具噱头的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深度下,灰蒙蒙的水域具有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点微弱的可见光,也可以使得拍摄过程轻松许多。
否则在完全漆黑的水下,哪怕有打光,也很难拍出理想的效果。
总不能发生了什么都交代不清楚,完全靠观众脑补吧?
望着眼前灰蒙蒙一片的海水,林源也不再犹豫,率先向舱外游去。
而他身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