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方俊宇这一次无法击败陈向北,那么他将彻底沦为弃子!
当然,这些背后的故事,陈向北是完全不知情。
他只是有些不爽,这小子冒出来跟自己抢风头。
怎么说也是两辈子第一次有主场待遇,还没享受多久就变成了“客场”。
既然如此,陈向北顺手把面罩推了下来,注意力全部放在练习赛上面。
车手,终究还是要凭成绩说话。
到了舒马赫这种级别,世界皆是他的主场!
“向北君,空气温度29c,地面温度25c,正处于逐步升温过程中,暖胎一圈足够达到工况温度。”
耳麦里面传来了泽野弘树的声音,现在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再加上澳岛维度跟英国不同,东望洋赛道温度要高出来不少。
“copy。”
简单回应一声,陈向北就踩下油门超过方俊宇,进行着自己的暖胎圈。
虽说是暖胎,但考虑到温度气候条件良好,陈向北还是不经意的提了点速度,来验证计算机模拟的完美圈,以及自己“走”赛道的心得收获。
不过就在提速过弯的时候,陈向北发现了不对劲,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这个时代的f3赛车,规格、动力、布局什么的都跟后世很接近,开起来的体验却完全不同!
原因在于十几年后的f3赛车,受益于科技的进步,油门、转向、换挡等等机构,全部采取了电液混合控制系统。
而这个时代的f3赛车,依旧还是机械控制系统为主!
别的先不说,单单一个油门,机械跟电控就能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陈向北之所以没有注意到这些,主要在于他跳级的决定太突然,完全打破了原定的升级计划,压根没机会接触到这个时代的f3赛车。
另外一点则在于雷诺方程式的控制系统没有变化,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之下,陈向北更多关注于f3的动力性能,以及空气套件的变化影响。
毕竟他是一个车手,又不是什么赛车研发的技术总监,哪能事事面面俱到?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问题,意味着陈向北在短时间之内,不仅要按照原计划熟悉东望洋赛道,他还得快速适应这辆赛车的操控!
不过话说回来,陈向北就算提前知道了也没什么卵用。
时间跟赛制摆在这里,他就不存在提前驾驶f3赛车的可能,最多就是有个心理准备。
对此陈向北没有通过tr向车队报告。
原因很简单,快速适应不同的赛车,同样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