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已经做好了晚饭,这在大酒楼当过厨子的人就是不一样,简单的菜色也能做得超好吃。
秦瑶让阿旺给刘季端一碗进屋里去,等阿旺出来,立马开饭。
大郎兄妹四个脑袋都恨不得埋到饭里去,每人都多吃了半碗饭。
幸亏阿旺今天多煮了点,刘季那边也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半碗,要不然都不够这兄妹四个吃的。
都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看大郎二郎两个那堪比一个成年男性的胃口,秦瑶暗暗估算着自家米缸里的米,让阿旺明早装车的时候留下三百斤麦子,别都装完了。
现在米价高,文具厂那边工人消耗得又非常多,幸亏秦瑶和刘木匠一开始多给厂里囤了粮食,现在和高价粮平下来,成本才能控制住。
因为现在特殊时期,新来的工人们如果选择在厂里吃饭,就只开三分之一工钱。
剩下三分之二不是不给,而是等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过去后再给,多留些资金给厂里,以防万一。
所以光是文具厂里管两顿饭食的条件,就让附近村子的村民们挤破头也想进来。
话说回来,家里孩子长身体饭量增大,还多了阿旺,原来计算好的粮食肯定不够。
多留三百斤麦子,便足以吃到秋收。
阿旺点点头表示明白,看着饭桌上的大白米饭和蛋汤腊rou,其实很想告诉秦瑶,家里伙食水平降低一点,就不用留那三百斤麦子。
但嘴里的饭菜实在是香,他无法违心说出这样的建议。
其实阿旺也很意外,他以为自己跟着刘季回到刘家村,肯定是顿顿糠咽菜。
谁想到,秦瑶一家不但吃得好,还让他一起跟着他们吃那么好,这种幸运,让人不自觉生出想要一辈子留下来的憧憬。
晚饭吃完,今天轮到值日的二郎三郎去把水磨坊的钱箱拿了回来。
鸡蛋两枚,一看就知道王婆婆祖孙今天来过了。
还有铜钱三个,青豆半碗。
菜都放厨房,钱交给二郎锁进他的小金库。
“阿娘,这几日收益都比之前少了三成。”二郎翻着自己的小账本,同秦瑶禀报道。
“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