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边。”
常念暗暗点头,清楚雁在私底下一直没有停止学习。
延越版本的齐民要术是常年扩写过的,将现代农业与古代经验相结合,增加了不少内容。而“大牧场放牧业”一词,也是来自上辈子二十一世纪的一些西方国家。
他肯定道:“确实如此,只是到西巡防城路途遥远,如何开凿河渠,你们有想过吗?”
雁从容回:“此事我与鹤尚书已经呈上一份计划书,里面有详细规划。”
厉适时开口:“待朝会结束,我与祭司细看。”
西巡防城的事没有敲定,但东、南、北三个卫星城的计划已经按部就班的推进了。
第113章
朝会结束,常念和厉一起看了雁说的折子,下午便召集了户部和工部入议事厅商议。
厉先说决定:“西城的问题主要是水源匮乏,虽然雨水可以供给植物生长,井水供给驻扎的人饮用,但无论是发展畜牧业还是发展其他行业,只靠这些水源远远不够,所以雁在朝会上提出的方法十分具有可行性。”
众人明白,首领是决定在西城修建河渠了。
不过之后他又将折子拿出来,食指在上面轻轻敲了几声说:“我和祭司细细看过这份计划,不错,考虑了很多。但是我还是要给工部提个醒,在西城开凿河渠可不同部落里的河渠和护城河,它的总里程更长,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鹤和雁自然不会认为自己做的这份计划天衣无缝,他们经验有限,也希望首领和祭司能给出更多的意见,所以都一副好学生的做派,等待坐上的人提出计划的纰漏。
这方面常念比较专业,厉便叫他说。
“因为这个工程量比较大,还是先要给你们一些信心。这份计划虽然不能说完美,但能看出你们做的十分用心,并没有因为不确定建渠一事是否会被批准,就呈上一份草案,这是值得肯定的。”
计划是户部和工部耗时耗力在一起开了许多会议,从人手、资源、可行性几方面进行论证,才搞出的计划。或许换成别人不敢如此兴师动众,但鹤和雁跟随祭司最久,眼界也自然放的远,他们明白就算此次不开凿河渠,以后也是要做的,所以这必不会是无用功。
“你们根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