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与“skt t2”的训练赛!(求月票)
前世江明闲来无聊与几个朋友做过一次数据分析,在将s7之前lpl与lck两个赛区的比赛全看了一遍后,大致整理出了两个赛区的差距所在。
首先就是普通玩家最熟知的系统性运营,即资源转化与节奏控制方面,系统化运营策略中的基础大致分为资源优先级管理、兵线理解以及野区控制三方面。
野区控制上很好理解,应该说lck的打野除了少部分个人carry能力超群的野王外,绝大部分的打野的思路都是在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
即通过视野封锁敌方野区,压缩对手发育空间,而在不单纯追求击杀的情况下拉开双方的经济差距。
兵线理解差异算是最直观的部分,场上选手利用“慢推”“与快推”之间的来回交替制造出兵线压力,迫使对手在“守线”与“团战”间做被动选择。
典型案例是marin(s5 skt)的上单分推体系,skt喜欢通过精准的兵线计算牵制对手。
所谓向天再借22秒,也正是对兵线理解的一种运用。
选拔赛最后一轮,nxg打pe的时候,江明也正是利用了这个战术,不会处理兵线的对手往往会被运营至死。
说到运营至死,其中又尤其以资源优先级管理差距最大,lck教练组对地图资源如小龙、防御塔、野区的优先级有严格公式化判断。
例如,s5到s6时期,lck最常见的就是“放弃第一条小龙换取1-2座防御塔+野区资源入侵”的交换策略,往往能够兵不血刃地建立经济雪球。
还有就是lck的队伍在明确某项资源不能争夺后,就绝对不会做冒险举动的纪律性,这点是无数lpl队伍所无法做到的。
可以说在这方面lck对lpl存在着长期优势,哪怕是到了s12、s13时期,大多数时候lpl的队伍都会因为在这方面取舍不明的问题导致败下阵来。
以上三点nxg的队员们接受程度很不错,这也是自踏入选拔赛以来他们能够连战连胜的基础,毕竟打一帮默契度都还谈不上多好的对手,直接上资源优先级管理与兵线理解,加之团队纪律性与容错率控制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说是大炮打蚊子也差不多。
风险规避、止损能力、信息处理与决策统一性三者是江明在构建眼前这支个人能力算不得拔尖的nxg的基础。
当然,两个赛区的差距远不止上述内容,像面对每个赛季、每支战队都需要及时更新的视野布控,战术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