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谜团

字:
关灯 护眼
神话谜团 > 隆万盛世 > 第1042章 1133大军压境

第1042章 1133大军压境

会仅仅处置一个左都督李成梁,而是会迁怒他们云南的官员。

沐昌祚有这个疑惑,其实也是受到明朝军制影响的缘故,毕竟从小就接受了大明的兵制,已经忘记前朝旧事了。

在明朝之前,如春秋战国时期到元朝,以及后面的清朝,存在着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即平时农民或渔猎民族在战时可以迅速集结成军,这种制度下,几十万人的军队集结相对容易。

然而,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他把百姓进行具体分工,也就是所谓的市农工商。

而即便是军人,也有了更为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专门后勤,前线打仗的有战兵,这样前线参加战斗的人数就大大减少。

另外,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出兵数量的重要因素。明朝时期,人口接近1亿,但土地已被瓜分完毕,没有了早期人口不多、土地广阔的条件,这使得大规模集结军队变得更为困难。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军人的比例增加,而适龄服役人口的比例相对减少,也是导致出兵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最重要还是战争性质的变化,也是导致出兵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国时期和大一统王朝时期的战争性质不同,战国时期多为决定国家存亡的决战,因此会倾尽全国之力应对。

而到了宋元明清时期,虽然也有大规模的战争,但大多数战役并不涉及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没有必要倾尽全国之力应对每一次战役。

因为这样的分工制度,明举出征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需要征集大量的百姓参军,而只是针对卫所调兵,自然兵力有限,而战力也有一定保证。

可是缅甸的情况却是不同,他们还在用“全民皆兵”的军制,莽应龙发动的对外战争,那都是大量征集田间地头的农民参战。

坏处自然是连续作战的话,会大大影响本国农业生产,战争不能持续。

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快速集结大量的军队投入战场,争取最快时间赢得战争。

同时,战胜后获得的战利品,也足以弥补因为集结青壮耽误农时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一个国家陷入对外战争后,往往很难停下脚步的原因,要么打出一个大大的江山,要么就是最后崩溃失败。

以战养战,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莽应龙因为察觉到大明要对东南半岛出手,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正面硬杠下去,所以在抽调大量精锐突袭木邦成功后,根本来不及休息,直接出兵悄悄包围了孟养,准备彻底完成对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