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所谓三宣六慰的统一,进而和大明叫板。
实际上,他的动作不仅如此。
他还派人秘密联络了麓川、陇川、千崖等大明境内的土司,拉拢他们,给他们许诺各种好处。
这也是沐昌祚到现在都没有收到边境出现缅军情报的原因,那些土司屁股已经坐歪了,用装聋作哑的态度糊弄他。
莽应龙联络的各路土司,最远甚至已经到了湾甸,湾甸土司知州景宗真,在这个时候也选择投靠莽应龙,而期望在缅甸获胜以后可以扩大他的土地和人口。
在云南,靠边境的地方都是土司世袭为官,治理一个地方,而这些土地不过占了云南全部面积的一半左右,还有大片土地是被朝廷控制。
而莽应龙给他们这些土司的代价,就是分割汉人控制的区域给他们,成为他们世袭的领地。
这是大明朝廷绝对不会答应的事儿,也只能是莽应龙这样的大土司才能答应下来的事儿。
这样的诱惑,那些土司不会怀疑吗?
实际上,还真不用怀疑。
因为所谓的东吁王朝,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个土司部族组成的。
那些早前效忠莽瑞体等人的土司,都在东吁王朝的扩张中获得了好处,扩大了领地和人口,自然让其他土司眼热。
靠着示范效应,很容易就能拉拢大明境内的土司。
而大明呢,虽然也时刻提防着这些土司,但也只是更加关注他们的动作,对私下和其他土司之间的往来,就难以察觉了。
自然也不知道此时云南西面的许多土司实际上已经暗生反意,打算等莽应龙完成域外的统一战争后,在对大明的战争中充当内应。
他们不是汉族人,当然不是汉奸。
又因为大明朝廷本就不信任他们,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算顺理成章。
“公爷,如果那莽应龙连续用兵,目的是攻占木邦和孟养的话,最起码需要准备十万军队。
对付木邦,最少也要五六万人,而孟养需要的兵少些,也要三四万,还必须突袭。
毕竟两地山地纵横,其实只要被对方堵在山口,就很难前进一步。
时间要是考起了,对缅甸可就大大的不利。
算起来,他们需要的人马就更多了。
你说,会不会是阿瓦、洞吴,还有老挝那些人也掺和进来了。
毕竟莽应龙已经征服了车里、八百大甸、蛮莫,听说之外的固勃、落坑、底马撒也都被他出兵攻占。
那些地方可都是些土司部族,若是莽应龙以利诱之,说不得他们会兵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