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使庆桂,密探恩明在海边吹风回神了,几个得了他们提点要注意观察的随员,早把任务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时,郑聪礼才和林乔荫靠近了一点,而郑聪礼身边的一个暹罗官员,正是刚刚上任的莫大将军幕府左典簿郑庆。
几个莺莺燕燕围绕在他们周围以作掩护,三人则快速以闽南话交谈了起来。
“葛山先生托我向郑王与莫王问好,前番之事,实乃形势所迫。
今金川土司叛乱,西南战事又起,满人温福已经调往四川征讨大军为将。此事或可休矣,若不休,后来者定然也会让二王知悉。”
林乔荫口中的葛山先生,便是如今的闽省第一名臣,满清内廷总师傅,礼、刑二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的蔡新。
他得了前闽浙总督满人温福的请托,让家人寻了十数员密探随船下南洋,总共三拨。
然后,直接就被莫子布指使太平岛的大海盗何白浮给劫了。
三艘船,一共四百多人,全是蔡新的漳州乡党,全部被扣留,随后莫子布又让漳州人宋城主吴让派亲属回乡,散播谣言。
说这三船人之所以被困,乃是因为蔡新与满人总督勾结,得罪了南海的大海盗。
若是说别人,大家可能不信,但说是蔡新的话,那就是人人相信了。
因为蔡新身上是有污点的。
三十年前,乾隆五年(1740)巴达维亚红溪惨案发生后,内阁学士方苞写信给蔡新。
询问是否可以用断绝海贸,禁止西番海商贸易等方式,来惩戒荷属东印度公司。
蔡新是闽南人,他自然不愿意,于是回信给方苞表示,现在只能静加察查。
若是荷兰人还敢再有杀害南洋华人之事,再禁绝海贸,封锁海岸即可,目前发生之事,宜听从民便。
蔡新这番话的意思呢,是他知道满清对巴达维亚发生的事情,根本无法管束,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禁绝海疆,禁止与荷兰人贸易。
但实际上,荷兰人这些年在十三行的海贸中,早就竞争不过英国人和法国人了。
你禁绝贸易,荷兰人受伤不重,真正受不了的是沿海百姓。
更重要的是,十三行的海贸是乾隆皇帝的钱袋子,根本不可能禁绝,所以蔡新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主张是暂时不管。
意见到了乾隆那里,他根本就不想管海外华人,更怕管了又不能出头反而露怯,见蔡新都这么说了,于是就坡下驴。
说巴达维亚的华人是不尊朝廷律法,私自下海的海外莠民,早就不是天朝之民,他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