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方针。
放言要改革毒害华夏千年的宋明之阉儒,消灭满清之犬儒,重整旧日山河,拓南洋万里土均给天下穷苦百姓,最后恢复华夏,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天下大同世界。
可以说,把自己关在会安行宫中十天,完全不理外面事情,苦思冥想出来的十六字方针,未来就会成为莫子布做一切事的理论基础了。
再兴名教,可以吸引满清治下被排挤的绝大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群。
南洋均田,可以吸引大量沿海大族来他这下注,也能让最底层苦苦挣扎的百姓看到希望。
按照莫大王的理论,大陆人多田少,如果能让三分之一的人在南洋获得土地,那么就足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虽然这个理论在知识分子中,是经不起推敲,也基本不能完全实现的。
但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再小的希望,也比没有希望好,何况这个希望,还不那么小,所以他们一定会向往的。
有了这两部分人的支持,重整山河,天下大同,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在这次面壁之后,莫子布完成了整个人的蜕变,从原有的军事和西学优势中,他总结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优势和制高点。
从这一刻起,莫子布不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帝王,而是一个为未来华夏文明发展指出方向的导师。
你不管他的理论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但只要大方向没错,一步步走下去,就会有无数优秀的人才被吸引过来,所有人一起来完善这个理论,并让它可以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
而就在郑森于东京城开始不断收揽各种大族人心,并通过在朝廷官位上让利,以换取大族们提供壮丁和粮食的时候。
莫子布面壁十日,提出改天换地理论的时候。
黄廷宝带着阮文惠,也早就到达了清化和乂安。
与郑森在北河大肆挑动舆论不同,作为北河的武德基础清化和乂安的大族,不太吃这一套。
他们只需要知道,上面的郑主愿意给多少好处,让他们当多大的官就行。
武文勇说黄廷宝在北河招揽了十万人,到也并不是夸张。
在如今的清化和乂安,你拉出一百人就能当该队,拉出五百人,就能当该奇,拉出三千人就能直接当掌营。
只要你有人,粮草、骡马、武器都大把大把的赏赐给你,你立刻就是三府军了。
在这种疯狂的扩张下,本就属于安南武德高地的清化和乂安开始了大爆兵模式。
十万人有点夸张,但六到八万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以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