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个世界正常的理论标准,所以才会在遇到自己的时候,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
因为自己的知识传承并非在这个世界自行悟得,自己就像是一个作弊器,掌握着前世无数先贤的智慧和知识,然后直接将这些知识和智慧,直接嫁接到了这个世界。
所以两次圣道显化,确实与圣道有关,是圣道长河对这些知识和智慧的认可,却不是对自己圣道的认可!
如此一来,就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经两次触摸圣道长河,却始终不明白自己的圣道方向是什么!
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看似赋卓绝,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那些诗词并非是基于自身知识的沉淀,以及对圣道的打磨。
修行,圣道根基是关键!
如果自己没有打磨圣道根基,或者圣道根基不稳,那将来自己真正封圣的时候,必然会出现问题。
尤其是自己利用作弊的手段,快速的提升修行实力,将来封圣时,圣道崩裂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好险~好在自己及时发现了这个隐患!”
姜逸背后发凉,心中暗自庆幸。
但回过头来,姜逸也是极其迷茫。
自己的圣道根基究竟是什么?
其它儒生修行,都是在进入大学士境界后,知识和修行积累到一定程度,慢慢的找到自己的圣道方向,然后再反复打磨。
那自己呢?
到目前为止,自己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拓宽了法家、数家圣道,可是这些圣道显然并非自己的圣道,虽有圣光灌体,却没有诸圣显化。
姜逸不由回忆起这次两次诸圣显化的经历,既然都与圣道有关,那其中所代表的圣道,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次自己的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这两句话,并不算高深,主要还是以劝学为主。
难道,自己的圣道方向,是与劝学相关吗?
当个人生导师?
第二次自己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属于后世的教育方针,内容更是简单直白,其核心还是在于教育本身。
这前后两次,结合起来看,似乎都是与教育有关啊。
难道,自己的圣道,就是搞教育?
姜逸感觉哪里还是不对,可具体是什么,他又一时无法想清楚。
不过姜逸暂时也不着急,这两次经历,就相当于是一个线索,或者是一条线,自己只需要沿着这个方向思考,慢慢的总会抓住关键。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