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提前就知道了他今日准备的考题的,否则他与荀爽也不会以故旧为由,百般推辞主持考核之事,毕竟即便不回避,亦无人指摘。
“孤原是希望尔等议一议天下之弊。”
“尔等九名孝廉将来都是要治理一方百姓的,然此刻尚未历练便向尔等问及天下,未免太过强人所难,故各陈所出郡县之弊即可。”
九名孝廉闻言,不由一怔。
士人有着参与政治的合法性与义务性。
《尚书·泰誓》提出“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认为君主与士人受天命教化民众,故而士人必须承担“代天牧民”的使命。
因此士人闲谈间必谈及政治,即便是未加冠的小儿也能掰扯上几句,即便肚子里不过是半桶墨水乱晃,也能妄谈几句各地之弊,绝不至于将这群孝廉难住。
但他们这些孝廉被本地县令举荐到郡里,本郡太守又将他们举为孝廉,于他们有举荐之恩,各陈所出郡县之弊岂不是要挑自己举主的刺儿?
而这一问题,正是刘辩有意为之。
即便今日未能主持考核,他也会要求这些孝廉回答此问。
刘辩微微眯起双眼,目光缓缓落在出身汝南郡的和洽与许靖身上,刘辩对他们的答案,尤为好奇。
(3120字)
(本章完)